李国武:扶贫路上的快乐使者
翻开李国武的履历表,各种“国字号”打头的荣誉熠熠生辉:“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全国五星志愿者”“2021年民进中央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除了上述的奖项,他还是“湖南省最美扶贫人物”“湖南省人大代表履职模范”。从下岗职工到民营企业家,他致富不忘乡邻,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践行初心,这一串长长的荣誉,讲不完省十三届人大代表、湖南临湘市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李国武,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的故事。
“同心果园”、“致富鱼塘”,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产业帮扶;技能培训、安排就业,帮助贫困群众自食其力;安装路灯、硬化道路,为帮扶村实施基础设施改造;现身说法、扶贫扶志,激发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深入思考,提交代表建议,为群众帮上一把、再送一程。多年来,李国武扎根乡土,“穷根”究底,良方“问诊”,把人大代表的初心使命书写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脚下沾了多少泥土,才能得到群众多少认可”
乍暖还寒的春日,“同心果园”里绿油油的柚子树尽情吸吮着春天的雨露,层层密密的叶子中间,点缀着一串串乳白色的“小铃铛”,微风阵阵,花香四溢。衣着朴实、满面笑容的李国武正在树下和果农讲解红心柚日常管护注意事项:“红心柚花量多,开花期要疏花疏梢,减少消耗,这样才能结出好果子。”
“咱们农村遍地都是宝,只要开动脑筋,找准方向,守着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就一定能过上美满富裕的好日子!”在李国武看来,农村的问题要在绿野山间、在土地上寻找答案,只有做足“农”文章,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为找准帮扶路径,李国武多次实地考察,发现临湘大部分贫困村宜林荒山较多,适宜发展经果林项目,于是出资购买红心柚、沙糖桔、黄桃等果苗木2万余株,在羊楼司镇如斯、新屋、龙窖山等村进行试点培植,按“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交贫困户管理,并免费提供技术支持。这些分布在山野间、规模大小不一的园子,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同心果园”,李国武计划用5年的时间,在临湘打造100个这样的园子,帮助更多的困难群众增收致富。
临湘市羊楼司镇新屋村贫困户刘大安是“致富鱼塘”产业扶贫项目的受益者之一。刘大安长期患病没有劳动收入,李国武先是为他建新居、建鸡舍,送去鸡苗和饲料,又为他物色村部垃圾清运的公益岗位,还帮助他承包下村里的鱼塘,出资1万多元进行鱼塘改造,投放鱼虾苗,实现年增收3万多元。还有如斯村的黄光球,新屋村的黄林强,李国武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带领扶贫团队为其量身打造扶贫计划,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帮扶、政策叠加,每年拿出8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帮助5户21人成功脱贫,家庭人均年收入达6000元。
“扶贫的路上,脚下沾了多少泥土,才能得到群众多少认可。”李国武真扶贫、扶真贫、见真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收获了群众的信任和情谊。
“只有生活变好了,群众才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落良!快来试试,新定制的假肢到了!”走进新屋村贫困户黄落良家堂屋,李国武喊道。黄落良幼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早年因车祸致左腿三级伤残,靠着笨重廉价的假肢生活了二十多年,如今,黄落良换上轻便锃亮的新假肢,被李国武安排进“十三村”当起了保洁员。为改善其居住条件,李国武又出资给黄落良母子盖了一间大堂屋,两间卧室,还有厨房、卫生间,添置了家具和生活用品,母子俩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家。
新屋村黄家组的黄卫为有着严重的听力障碍,其妻患有精神疾病,家庭收入微薄,好不容易通过危房改造建起了房子,却没钱添置家具、接电入户。李国武在了解情况后,为他送去了家具和煤气炉灶等生活用品,请来电工帮他安装电表、电灯,还送上了10只正下蛋的母鸡,承担起他家6岁小孩的学杂费和生活费。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让群众生活得更美好,只有生活变好了,群众才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李国武认为,扶贫,要先让贫困户看到自己家的今昔变化,看到生活的希望,重塑脱贫的信心。近年来,李国武每年拿出60万元保底资金,用于帮扶物质保障。近三年,共为65户216人维修改建房子,重布电路,添置各类急需生活用品,提供110多万元的临时救助。一个个数据背后,是李国武矢志不渝、与民共情的初心。
“一时富不是真的富,挖断穷根才能真正富起来”
每年的正月初八,李国武都要抽几天时间,带上他的帮扶队员进村,利用拜年契机,与村组党员干部、致富能手座谈交流,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征求帮扶的意见建议。去当地群众家里走访,做做返乡青年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变化,鼓励他们留下来,为家乡建设出力。李国武认为,扶贫不是一扶了之,送钱送物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要增强贫困户的发展后劲,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就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1993年下岗后,我一缺资金,二没技术,全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闯劲,一步一步干出来了,要有信心和决心,要有敢闯敢干的勇气,永远不要放弃梦想!”为了激发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李国武现身说法,向他们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他立志既要帮群众富口袋,更要帮他们富脑袋,激发困难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他多方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人员,一户户家访,编印简明、易懂、管用的辅导资料,传授最新的实用技术,让“技术员”永远留在扶贫对象家中。同时每年拿出30万元作为扶贫专项激励基金,凡是脱贫户开发了新产业,又与政策相符,具有一定抗风险能力的,每年每户奖励5000元。为解决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李国武先后出资35万元,为新屋、如斯安装路灯50盏、绿化公路2公里,为尖山居委会硬化公路800多米。
“一人富、一时富不是真的富,摆脱穷根才能真正富起来。”李国武认为,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过渡衔接时期,应该放眼长远,总结提炼产业扶贫的经验,正视产业扶贫的风险,建立完善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在乡村振兴中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通过深入调研,他向省两会提交了《产业扶贫的风险和长效机制建议》,希望通过代表职责的履行,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用脚步丈量扶贫路,用真情温暖群众心。这些年来,李国武的扶贫脚步迈得愈发坚实矫健。他说:“扶贫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乐趣的事,我愿做一个扶贫路上的‘快乐使者’,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把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带到千家万户,在我眼里,扶贫路上最美的风景,就是困难群众脸上绽放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