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至28日,全省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主任研讨班在长沙开班。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刘莲玉作专题辅导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建辉、张剑飞、杨维刚、周农、彭国甫、陈文浩出席。
研讨班组织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中央、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和省委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推进会等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地方组织法、地方人大立法工作、代表工作、财政监督等内容。衡阳市、益阳市、株洲市、湘潭市、郴州市、湘西自治州和君山区、长沙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其他市州作书面发言。
5月6日,岳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娜参加岳阳市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全省市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研讨班精神。市委书记曹普华要求,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和全省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主任研讨班精神,不断推进新时代岳阳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现特选取君山区人大常委会的经验材料予以刊发。
守护好一江碧水 打造生态君山名片
君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罗 遥
今年适逢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岳阳市君山区视察4周年。四年来,君山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扛牢“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的人大责任,践行环保理念
岳阳市君山区滨江傍湖,长江流经湖南段全长163公里,其中有44.1公里在君山区,占全省长江岸线的近四分之一。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君山视察华龙砂石码头整治复绿工作,对君山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称赞“君山很美,很精致”,并提出“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君山区人大常委会在省、市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建设好精致君山”总要求,坚决扛牢“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人大责任,在战略上布局、关键处落子,推动“国之大者”为“行之实者”。一是提出“全团建议”。邀请驻岳全国、省、市、区、镇五级人大代表联合开展“生态环保大走访”,在省人代会上以岳阳市代表团全团名义提出《关于将君山区打造成为全国“守护好一江碧水”生态文明示范首倡地的建议》,积极争取省、市生态环保方面政策、资金、项目支持。二是推进“绿色行动”。督促出台君山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方案,听取和审议“绿色行动”工作汇报,督促细化考评细则,全区取缔非法砂石码头(堆场)39处,提前完成欧美黑杨清理三年行动8744亩任务,关停规模畜禽养殖场1257家,种植防浪、护堤林2100亩,修复湿地近6万亩,清退境内全部渔船1594艘,渔民上岸2050人,新建(改扩建)6个城乡污水处理厂,新建污水主管网80千米、雨污支管网35千米。三是助力“农文旅体”。主动对接岳阳市“一湖两岸”建设,专题审议园区经济发展情况,依法督促君山沿江环湖生态绿道、东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区域生态修复建设,支持君山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发展,确保所有企业入园,政府投入3.5亿元实行“退二进三”,搬迁企业3家、转型化工企业1家。区本级生态环保资金投入超5.9亿元,一大批历史遗留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彻底根治,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二、健全环保体制机制,夯实工作基础
体制机制直接关系到区域内环境保护成效的好坏,对提升环境保护执法能力作用显著,对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明显增强。一是建立管用可行的保护“法度”。立法是划出底线,为了更好更可持续的发展。君山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参与和配合市人大《岳阳市城市规划区山体水体保护条例》的制定以及东洞庭湖湿地保护立法前期调研,组织环保部门、人大代表、基层干部、群众代表等各方力量,多次召开意见征求座谈会和专题调研,积极推动该区的天井山、濠河等重要山体和水体作为一级保护对象纳入《条例》,为该区山体水体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对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二是强化系统谋划的保护“力度”。注重以推进协调发展为着力点,监督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因地制宜,编制环境保护与治理具体规划。严格要求区政府执行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决定,全程参与和监督《君山区城市总体规划》《君山区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编撰,重点聚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规划中明确了辖区内保护区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的近、中、远期发展规划,着力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赢的新路子。三是拓宽共管共治的保护“广度”。全力支持和关注区委、区政府对环保机构的设置,成立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等专门环保机构。同时,全力支持相关部门向上争取申请设立洞庭湖环境资源法庭,依法提请任免有关人事事项。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支持推动下,君山区采桑湖湿地生态修复、沿江、沿湖岸线码头的关停及生态修复等工作顺利完成。环资法庭成立至今,共审结环境保护案件487件,依法严惩非法捕捞等破坏长江、洞庭湖渔业资源犯罪,审结99案326人,对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对该区乃至整个洞庭湖区周边环境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强化环保监督力度,彰显人大担当
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综合运用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等手段,持续抓好跟踪问效,切实肩负起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和人大担当。一是“专审”生态环保。连续5年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全区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每年选取全年重点环保工作情况进行听取审议,提出了树立绿色发展和生态优先理念,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坚持齐抓共管,健全查案办案协作机制等审议意见。督促政府及时办理环保方面人大建议15个,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媒体关注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二是“专查”环境治理。开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重点法律法规执法检查,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改进执法工作,确保法律法规有效实施。比如,《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反馈会上,区人大要求建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生态环境终身追究制和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的建议,区政府“打收条”,决定大幅提高环境保护在区年终目标管理重点考核分值,制定了《君山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实行“一河一策”。同时,全方位开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投入资金3.09亿元,对水污染防治、畜禽养殖退养、生态修复、矿山关停、黑臭水体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治,取得了明显效果。三是“专督”城乡环境。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现场调研的方式,坚持问题导向,对破坏生态环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进行专项督查,组织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水利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环保问题整改、农村“空心房”整治、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和欧美黑杨清理等工作推进情况,形成整改意见20多条,督促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狠抓整改落实,有力提升城乡群众生活品质。同时,针对天井山周边麻石开采破坏生态和污染周边环境的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和督查,作出《关于加强天井山及周边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定,督促区政府限期整改,完成了天山和云丰两座采石场及60余家加工作坊的关闭任务,受到人民群众点赞。
四、创建环保特色品牌,发挥代表作用
引导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来,参与环保监督工作,发挥代表履职主体作用,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一是环保活动融入日常。坚持开展“生态环保,君山区人大在行动”活动,近年来共邀请代表330人(次)参加环保监督方面的专题调研、执法检查、建议督办、意见征询等,100多人(次)参与“一府一委两院”组织的环保听证会、开放日等活动。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踊跃投身区委区政府环保中心工作,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宣传等主题活动,传递了社会正能量。二是议案建议办到实处。组织人大代表围绕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并把人代会期间代表提出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作为重点建议进行重点督办,常委会不断完善督办机制,严格按照“专题评议、跟踪督办、结果公开的办理程序,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推动了环保相关问题有效解决。三是让代表平台联到心里。启动岳阳市“守护好一江碧水”人大代表工作站建设,由驻岳阳市和君山区的全国、省、市、区、镇五级人大代表,共同进驻参与以“守护好一江碧水”为主题的履职志愿服务体系,既为长江流城各级人大代表学习交流相关业务知识和履职经验、开展“守护好一江碧水”等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平台,又展示湖南人大代表进站入室联系群众办实事风采。
战略定方向,奋斗结硕果。如今的君山,水质变清了,君山长江取水口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国控东洞庭湖断面水质接近Ⅲ类标准,连续3年达标率100%。岸线变绿了,岸线码头复绿率100%,境内44.1公里长的长江岸线处处郁郁青青。景色变美了,投入5.6亿元建设水利安保工程,成功举办了2020岳阳君山最美长江岸线马拉松赛,有5000多名选手参赛,在奔跑中充分领略了最美长江岸线的独特魅力。生物变多了,现有植物种类300多种,麇鹿种群数量已由以前的不到10头发展到220头,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然野化种群,东洞庭湖候鸟回归的数量达到28.8万只,比三年前提高了近8万只。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原华龙码头,已成为120多头江豚栖息的港湾、玩耍的乐园。“候鸟的欢歌”“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成为生态君山的响亮名片。
四年来,君山区人大在环保工作的生动实践奔涌向前,驰而不息。后段,在君山区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市人大的指导下,保持“永远在路上”的“赶考”心态,继续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为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让人民群众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中安居乐业、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