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关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四个问题的思考
2023年02月03日发布      邹雨明      来源:岳阳人大

    1016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这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几番阅读报告后,体会更深,特别是对四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思考一:关于“一个中心任务”与“一个中心”

    关于“一个中心任务”的表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原文是:“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知道,党的基本路线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说法,“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有了“一个中心任务”,是不是“一个中心”就变了呢?没有。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样表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从中可以看出仍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章这样表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原本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们知道,1956年我国完成对工商业、农业、手工业的公有制改造,即“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根据这个时间节点,如果需要上百年时间的话,那就是2056年,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确定的战略安排“两步走”,第二步就是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时间上大体一致。从这两个时间可以看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是不会改变的。那“一个中心”与“一个中心任务”有什么关联?我认为是因果关联,经济建设是因,是手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果,是目标。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逻辑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因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所以推动了现代化,推动了我国越来越接近民族伟大复兴。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逻辑来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所以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践逻辑来看,不同时期经济建设的内涵不同,当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时候,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在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处理其他矛盾与问题;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质量发展就是经济建设的核心要义,推进共同富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党自始至终就是要以“一个中心”推进“一个中心任务”。

    思考二:关于“第二个答案”与“第一个答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有“第二个答案”,那就有“第一个答案”。“第一个答案”是什么?据新华社刊发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侧记中表述,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窑洞对”时说:“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如何理解“第二个答案”的“自我革命”?我是这么想的,我们党之所以伟大光荣正确,不是因为它不犯错误,而是它能够依靠自身力量,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勘误纠错。这个自身力量就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自我革命”。自我净化指什么?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纪律庄严地写在旗帜上,坚持用“啄木鸟”的精神,把腐蚀党的害群之马从组织队伍中清除出去,反腐倡廉一直在路上。自我完善指什么?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历史经验,创造了整风运动方法,延安整风运动开创了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先河。以后每隔几年,我们党都有学习教育活动。自我革新指什么?党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几个重要转折关头,每一次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从而一次次转危为安,一次次战胜挫折,一次次打开走向胜利的新局面。如1927年结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央的领导,1935年纠正博古“左”倾领导,初步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的领导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自我提高指什么?自我提高是指党的建设水平由低向高发展的一种上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党内法规和制度建设是核心,为管党治党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思考三:关于“三个务必”与“两个务必”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三个务必”就是: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知道,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的背景是:“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三个务必”的背景是:“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从这两个背景我们可以理解为:毛主席的讲话中埋了一个伏笔,那就是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以后的工作更伟大,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承接了毛主席的这个伏笔。更伟大体现在哪里?那就是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三个务必”涵盖了“两个务必”的内容,删除了不骄不躁,增加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什么?前两年学得多,讲得多,大家都很清楚。斗争精神是什么?其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五个更加自觉”“五个坚决”指明了具体方向。一斗是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争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可以理解为争江山永固;二斗是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争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可以理解为争民心永久;三斗是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争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可以理解为争活力永葆;四斗是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争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可以理解为争和平永存;五斗是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争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可以理解为争发展永恒。

    思考四: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与“四个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可以说是二十大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我们知道,一直以来,我们党有“四个现代化”的说法,那“中国式现代化”与“四个现代化”有什么关联?第一,理解现代化这个概念。现代化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各个方面的转变。可以说,现代化起源于西方,但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因为前面加了一个前缀——中国式。第二,现代化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的,就是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二是精神层面的,就是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三是制度层面的,包含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转变。第三,了解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从这段话我们可以读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经历无数艰难险阻走出来的。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卷入世界现代化浪潮之中,清朝搞了洋务运动,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先生提出兴民主共和之制度,推进政治现代化,以“实业化”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灌输民主共和思想和自由平等博爱精神,推进文化现代化。我们党10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历史。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概念;1965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宣布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19793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会长麦克唐纳时,第一次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323日,邓小平在政治局会议上把“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括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聚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重大问题,提出系列新理论新理念新战略,极大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内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新命题,不断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这就是理论界所说的“五个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提出新的“两步走”战略设计,明确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这一战略设计和发展目标,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清晰地描绘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根据这一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四个现代化”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个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是前世今生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现代化,二十大报告中描述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报告也系统描述了到2035年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总体目标,从这个目标中,可以看出,“五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路径和重大举措,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四梁八柱”。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党的二十大就如浩瀚东风,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就要一心向党,向着党指引的方向,乘着党的二十大东风,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返回